“我回不去了,请帮帮我!”
2021年疫情下的苏州,大雨夜,一个男人拨通政府服务热线,对着电话嚎啕大哭。
男人是位异乡客,因为疫情被困在了苏州。接线员是一位女士,她耐心地安慰着他。帮他解决了住所问题。
只是让男人想不到的是,对面的女人是一位身高仅有一百一十厘米的“镜面人”,并且有一个一米七以上的丈夫和一个比她还高的孩子。
她靠着这副残躯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三件大事。
这孩子活不过十五岁,你们扔了吧!
1984年4月,苏晓琳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一家医院里。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但医生却一脸严肃。
医生告诉苏的父母:孩子的肝脾肾是与正常人相反的。她的心脏在右侧,两片肺叶只有二分之一在工作,其他内脏器官都在后背。医学称为“镜面人”。
医生对苏的父母发出了最后通牒:这孩子活不过十五岁,还是把她扔了吧!
只是命运没有把她一棒子打趴下,而是给了她生存的权利。
1999年,当苏晓琳吹灭自己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时,她已经孤独地度过了十五年的青春岁月。
她和同龄孩子不一样,没有上过学校。因为身体行动不便,她只能靠一个特制的板凳才能走路。
她一个人在家跟着电视、广播学习汉字和汉语发音。遇到不会的汉字发音,没有老师帮助就查字典。就这样她自己学会了大部分的常用汉字。
十五岁之前,苏晓琳只有一个目标——活下去。十五岁之后,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她也想做点什么,也想实现自己的愿望。
父母复杂地看着她,他们明白亏欠这孩子太多了,如今她打破了医生的预期年限,是时候给她一个过正常人生活的机会了。
父母给她买了一辆三轮车,她兴奋极了,因为她可以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了。
她开始去自己从未去过的地方,看从未看过的风景。之后,她甚至到南通去找工作。
但是命运的轨道又一次偏离了她。找工作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很困难,更何况是她这样一位“镜面人”。
她屡屡碰壁,晚上没有过夜的地方,就在店铺或者大桥下凑合一下,第二天继续。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进入了一家福利电子厂,开始了生平第一次工作生涯。
之后,她回到南通,自己开了一家内衣店,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谁说命运就该顺从?苏晓琳用自己十五年的坚持打破了命运的捉弄!
“晓琳,嫁给我吧!”
遇到那个相守一生的男人,是在自己二十六岁的时候。
苏晓琳二十六岁的时候在公益网站上做管理员,她经常开导那些同样身体残疾的人,教导他们乐观地对待生活。只是她没有想到自己会因此结缘。
杨海军来自河北廊坊,是一位北方小伙儿,也是一名残疾人。
他比苏晓琳要大八岁,因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只能跛脚行走。两人在网上相识,聊得很投缘,互相都对对方产生好感。
之前也有人追过苏晓琳,但都没有入了母亲张玉群的法眼。
杨海军这个小伙子不一般,得到了苏母的认可,这给了他和苏晓琳更近一步的机会。
两人渐渐熟悉起来,对彼此有同情,也有佩服。
有一天,杨海军提出了结婚的想法,苏晓琳红着脸答应了。两人领了结婚证,请好朋友们吃了一顿饭,就算完成了婚礼。
苏晓琳当时也有一丝小遗憾:自己怎么也是一个漂亮的大闺女,怎么也得风风光光的出嫁吧。
不久之后在一档综艺节目上,丈夫圆了她的梦。
丈夫单膝跪地,在摄像机面前,当着大伙儿的面,完成了一次浪漫的求婚。
婚后,杨海军搬到老婆家里,和老婆一起过起了日子。两人恩爱有加,相敬如宾。
他们两个人在村里开了一间店,主营维修电脑、手机,有时还会做些广告。就这样日历一页一页地撕掉了,两人度过了一段好时光。
苏晓琳日子过得好了,想法也活跃了起来。
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似梦幻泡影。但如果是梦的话,她宁愿一辈子在梦里,也不要醒来。但甜蜜的二人世界还缺少一个人,她想做一个母亲。
想到这,她又害怕了,害怕这易碎的梦禁不住他们一家三口的重量。
你不能生,快去打掉孩子!
“说实话,你这个情况,生孩子怀孕是会死人的”医生的话曾经给苏晓琳毁灭性的打击。
但苏晓琳还是瞒着家人和闺蜜去了医院,取出了避孕环。她也不知道能不能怀孕,但还是想试一试。
不久,她怀孕了!
她开始孕吐。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她很兴奋,急忙分享给家里人。
母亲知道她怀孕以后,激动地摸着她的肚子。可过了一会儿,张玉群似乎想到了什么,独自来到床边,沉默不语。
苏晓琳是“镜面人”,而且身高只有一百一十厘米,根本不能怀孕。母亲很想抱外孙(女),可是又怕伤到女儿脆弱的身体,母亲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不过母亲也知道自己不能说服倔强的女儿,只得一个人把话憋在肚子里。
苏晓琳看到母亲一个人在床上,也察觉出了母亲的异样,明白了母亲的意思。自己根本不能生。但她还是来到医院,想听听医生的建议。
医生给了她最中肯也最残酷的建议:立刻打掉孩子。听到这,苏晓琳再也无话可说。她选择放弃,决定打掉这个孩子。
丈夫知道她的决定后,一直安慰她。母亲张玉群也在一旁替孩子擦去眼泪,而自己的眼泪不不知不觉地掉了下来。
手术当天,医生给躺在手术台上的苏晓琳看了看自己孩子的B超。
望着那个黑点,苏晓琳后悔了。她想从手术台上下来,立刻出院。
只是麻药开始发挥作用,她慢慢地昏睡过去。
命运这次玩笑开得有点大,先给她希望,然后再让她绝望,这让苏晓琳痛苦万分。
她后悔去做手术,没有给这个孩子一点成长的时间,让他再多看看这个世界。
苏晓琳在绝望中重新燃起了一个希望,即使一切痛苦要从头开始,她也要再试一次。
她开始祈祷,祈祷老天再给她一次机会,她只盼望能有个孩子,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命运的轨迹被她感动了,发生了偏移,向着另一条时间线走去。
2013年,苏晓琳又一次怀孕了
这一次,她不顾亲友的阻拦,也不再怕身体的困难,一定要生下这个孩子。
她又一次来到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也知道她的脾气,只说让她先做检查,继续观察。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她孩子一切正常。不过当地医院没有给“镜面人”分娩过的案例,建议她找找其他医院。
苏晓琳听到消息没有放弃,一边继续好好养胎,一边努力寻找医院。
苏晓琳的肚子一天天大了,她的不适感也慢慢增强了。
胎儿越长越大,几乎顶破了她瘦小的身躯。“镜面人”加侏儒症,让她的器官全部错位,胎儿的位置在子宫里也是斜着的:头部在左胸上方,脚则在胃的右侧。
苏晓琳的胃比常人要小得多,大约只有两指宽,并且饭量很小,不足常人的三分之一。这让想给孩子增加营养的苏晓琳犯了难。
她时常能感觉到孩子的头顶在自己的脖子上,阻止她进食。她基本上是吃了就吐,吐了再吃,反复循环。
等到六个月的时候,孩子的头骨竟然直接顶到了苏晓琳的肋骨上。苏晓琳回忆说那种痛苦无法形容,自己很难再经历一次。
临产前,她了解到某家医院的张主任曾经为袖珍人接生过,于是苦苦哀求医生为她分娩。医生被她的事迹打动了,同意为她手术。
苏晓琳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奄奄一息,医生马上准备给她实施剖腹产手术。
但手术风险很高,成功率只有个位数。
医生频繁的出入她的病房,告诉苏晓琳手术最坏的结果是母亲死在手术台上,让她最做好准备再签字手术。
苏晓琳却显得十分冷静,她已经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每天肚子都像要撑爆般似的,她早已把死亡当做家常便饭。
她不仅同意手术,还表示如果自己死在手术台上,希望把自己身上有用的器官全部捐出去。
“我想我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要不我把眼角膜捐出来吧。”
丈夫听到这件事,表示反对,他不想让妻子死无全尸,不得体面。苏晓琳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坚持着自己最后的倔强。
手术当天,杨海军被医生拉着签了一份又一份的协议书,足足有十厘米厚。医生告诉他,要做好准备,苏晓琳随时会死在手术台上。
听到这句话,杨海军的手颤抖了,大脑死机了一分钟。苏的母亲因为悲伤早已离开,只有杨海军机械的签着一份份协议。此时苏晓琳已经呼吸困难,需要马上手术……
当多年后苏晓琳在和观众提到孩子时,脸上洒满了微笑。不过她还是会想起当年手术后医生对她说她好幸运,母子平安。
如今,三斤六两的小baby已经长大了,可以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陪父母散步,一家人其乐融融。
看着孩子在田野奔跑着,嬉笑着,苏晓琳感觉一切都值得。
人生完成三件大事,但精彩仍在继续
在一档综艺上,主持人问苏晓琳怀孕的痛苦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苏晓琳宠溺地看着孩子,答案不言而喻,正是孩子的降生,让一切苦难都值得。
至此,苏晓琳完成了自己的三件事:度过十五岁,结婚,生子。
这在常人眼里或许是再平常不过,但对于一个“镜面人”,至今只有她一人做到。
接下来的故事更精彩,苏晓琳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着。
“残疾不是你不努力的借口,残疾人一样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她加入苏州做件好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政务服务热线的接线员。
她成立“三八红旗手苏晓琳工作室”,定期举办公益演讲,帮助残疾人走出阴影。
她前往校园演讲,鼓励孩子们乐观坚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她出版《为梦想插上翅膀》、《追逐我的梦》自传体书籍,激励更多的中国人。
苏晓琳,一位110厘米的“镜面人”,一位自强不息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位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