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逾44万名志愿者,用爱温暖这座城市
发布日期:2024-12-05 15:01:16来源:寻找另外一个故乡生活指数:20878℃

有一抹红总是令人心生感动

他们身穿红马甲

他们的身影活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

用奉献、真诚和爱心温暖着整个城市

更撑起了城市的文明高度

他们

就是 志愿者

今天(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

让我们说一声:

谢谢你们!

有你们,真好!

记者从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了解到,河源市有44万多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街头巷尾、乡村社区、志愿驿站等,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务。

近日,河源市好人互助联合会、东源县旭日爱心服务队到东源县义合镇中洞学校开展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为中洞学校51名留守儿童送去社会各界的关怀温暖。

这是河源市众多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志愿者下乡入村,以“一老一小”、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为重点,深入开展“‘河’爱相伴·‘源’来有你”等关爱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各志愿服务组织围绕环境综合治理、风貌管控提升、美丽圩镇建设等开展“清洁乡村、净美家园”村庄清洁志愿服务行动。

在河源市区12个志愿驿站,每天都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饮用水、爱心药箱、便民雨伞、应急充电、旅游指南、WIFI、城市交通咨询等便民服务。

相关链接

志愿者梁越勋

受人帮助 帮助他人

近日,志愿者梁越勋到市区鳄湖公园向市民普及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等应急救护知识。

梁越勋是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自2017年成为一名志愿者以来,他努力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并积极向市民传授,让更多人掌握了急救技能,提高了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梁越勋是和平县彭寨镇人,2017年,他获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帮助,也懂得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因此选择成为一名志愿者。他说:“因为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我也想帮助别人,我相信大家一起努力,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

7年来,梁越勋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活动。虽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占用了梁越勋很多休息时间,但他收获了社会的肯定和内心的快乐。今年,他被聘为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长。梁越勋认为,作为一支专业的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组织,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应该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应急救援服务。

河源市声音志愿者服务队

用声音讲好河源故事

每周五晚上19时左右,在东源县融媒体中心直播间门口,一群手拿书本的孩子在大声诵读文章,为20时开始的《视频朗读》直播节目做准备。这些孩子都是河源市声音志愿者服务队(下称服务队)的成员,直播开始后,他们要独立面对镜头,准确、流畅地为观众读完一篇文章。

在直播间,服务队队长张斌全程忙碌,认真倾听并纠正孩子的咬字发音,指导他们在镜头前的动作、表情。

张斌介绍,在《视频朗读》直播节目为观众诵读文章,是服务队的志愿服务内容之一。“面对镜头大声诵读,既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拓宽知识面,也能让他们变得更自信、大方。”张斌说,通过声音志愿服务的形式促进孩子成长,也是他创立服务队的初衷之一。

市新河实验学校初二学生蓝睿是服务队的积极分子,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参加声音志愿服务活动。4年里,他取得了知识量和胆量的双丰收。“现在我更有勇气面对镜头了,上台主持也没那么怯场了。”蓝睿说,通过参加各类诵读活动,他积累了更多的阅读量,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语言文字能力,为他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10月2日,河源声音志愿者在东源万达广场开展“祖国我爱你”公益诵读活动。

河源市声音志愿者服务队是广东省第一支以“声音志愿者”为主题的服务队,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服务队大力倡导、始终奉行“阅+读”和公益读书的理念,获评2017年“河源市最美志愿服务组织”。

为打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文化氛围,服务队积极与媒体合作,开设了《学生爱读书》《视频朗读》等公益读书栏目,引导青少年坚持阅读、爱上阅读,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阅读书目选择上,服务队立足河源客家文化底蕴,鼓励群众品读客家经典文学、历史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河源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以声音为载体讲好河源故事。

来源:河源日报

记者:苏勇军 杨坚

编辑:李玲

《河源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本文内容转载自:寻找另外一个故乡生活,原标题《河源逾44万名志愿者,用爱温暖这座城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北京访谈网 版权所有 © 2023 M.BeiJingol.CN All Rights Reserved.

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