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纪念12·5国际志愿者日鹤童志愿者表彰暨认知症研讨会,于12月5日在鹤童认知症康复中心成功举办。
以下为南开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在会议上的发言内容摘要,供大家参阅。
尊敬的方嘉珂理事长、丁元竹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志愿者:
大家好!
我自己是人类学背景,1995年我开始去做志愿者,1997年开始研究志愿者,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志愿者组织的问题,我认为志愿者的组织化是让志愿者更有力量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党建引领下的志愿者组织化”。
自愿性、不计报酬和公益性的志愿服务与社区凝聚息息相关。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发挥专业所长、为社会做有意的事情、学习新知识、获得工作快乐与成长、结交新朋友、扩大社交范围、尝试新的生活方式等。我觉得在鹤童就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我今天上午参观了我们鹤童认知症康复中心,我都很想到这边来做志愿者,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照护老人、怎么去认知老人这样的一些知识。志愿服务能带来很多收获,心理上的成就感、满足感,身体上的锻炼和愉悦、情感上的交流、面对面的社交机会、个人的成长,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我觉得志愿者与被服务者之间是互惠关系,“成全了别人,也陶冶了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志愿者活动设计里既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满足感,也要考虑到志愿者本身的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我觉得这是志愿者的行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
志愿组织如何从自发到自觉?我们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自愿者组织化,一定要形成组织。我在上海做了一个热爱家园志愿者协会,也是在组织复旦大学的这些学生,那时候做法律援助,后来扩展到做环境卫生,开始做环保、做流动人口,这个组织,我就发现正式的志愿者组织能够吸引到志愿者,能够持续的做下去,哪怕中间领导人换了,它还是可以持续地做下去。这样的志愿者组织有哪些特点呢?第一个特点是项目化,超越科层制约束,规范和促进组织化。第二个特点是正规化,建立治理结构,责任-权力相一致。我也希望有机会能研究鹤童的志愿者组织。如何建立治理结构呢?因为有的人是要作为领导者,有的人是要作为跟随者,那如何让责任权利相一致,这就是正规化的一个过程。第三个特点是专职化。一些专职的志愿者的加入,他们甚至以此为工作,从志愿者转换成一种专职工作人员,他们像组织的“守夜人”一样,能够一直维持这个组织做下去。
但是在研究这些志愿者组织的时候,又发现他们也存在着很多的无力感。第一就是资源总是不足的,尤其是在不能跟慈善紧密结合的情况下,有慈善资源才能支持志愿者能够持续获得资源。第二就是专业能力不足。我们需要很多专业志愿者,但是作为专业志愿者,比如在博物馆做讲解员,这可能要2年到3年的训练。我估计做认知症的志愿者也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它实际上是一种荣誉。另一方面,没有志愿服务,可能社会工作也很难能够持续下去,这就也会带来一些无力感。
因此,如何从无力到有力量?我写了一本书叫《行动的力量》,专门研究这些组织怎么才能够让自己有力量?我认为有一些内在的逻辑。第一就是坚持,持续性非常重要,我在研究社会组织有二十多年,我体会到还“活着的”组织就是有力量的,组织最重要的是要活下去。第二是让志愿者的管理成为一种专业。这个我是跟着丁老师学习的,就是志愿者管理它是一个很专业的课,在国外它有专门的训练,还有专门的证书。第三,加强志愿者的能力建设。能力建设不光是个人的能力建设,还包括组织能力建设,这方面我觉得特别需要慈善提供资源。因为这些能力建设需要老师,需要长期的训练。它就像教育一样,其实是完成非常不得了的变化。因为这些志愿者在能力建设过程中,实际上成为了这个国家有新的意识的,现代意识的人群,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一个过程。第四是设置激励机制,志愿者能够获得心灵、心理、技能、社交上的获得,需要设置一些激励逻辑。国家如今也非常重视志愿服务,我们也看到国家蕴含的巨大的志愿潜力,政府对于志愿者、志愿组织是非常鼓励和支持的。当然也需要慈善组织,尤其是基金会,也包括我们的企业真的要考虑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丁老师刚才也讲到,很多企业、社会组织都有这样的公益计划来支持志愿者。我觉得鹤童的这些志愿者非常好,跟鹤童本身这样一个老牌机构它的陪伴和培育都是非常有关系的。
小的志愿组织如何发挥大的影响力?是不是可以通过别的力量,比如说一个集群或者一个网络来发挥大的影响力。2008年被称为“中国志愿者元年”,我去参与地震救灾,也写了一本书,专门研究参与救灾的志愿者组织。我发现公民责任感是中国志愿者服务的非常大的一个动力,那这个动力能够看到是有可能发挥大的效应的。尤其我们丁老师也就是指导了2008年奥运会的志愿者,那真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你很难想象全世界那么多的华人都纷纷要求到奥运会来做志愿者。我认为有几个方法能够让小的组织产生大的影响力。第一就是集群,集体行动和规模效应。第二个是志愿组织的联合网络。汶川地震那一年为什么是志愿者的元年,19个网络联盟同时成立,到处都连接着各种组织。第三是志愿者的社会组织化,如志愿者开始注册成为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第四是志愿服务的价值链生态的形成。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线服务的志愿者组织,也需要一些志愿者支持性机构。像翟雁老师,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专门做志愿者支持,也需要相关的基金会。翟雁老师后来又成立志愿者基金会,专门支持志愿者。当然也需要社工部高度重视相关的价值链的形成,促进志愿者组织化。我特别推重社区基金会,社区基金可以来帮助这样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来发展,在社区中培育志愿者。同时,像志愿者学院这种培养志愿者的机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志愿服务在中国的特色是什么?中国历史上的“志愿精神”,有侠义精神,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这点深深的嵌入在很多普通人的身上,真的很感动。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最早赶赴到灾场的是山东一些农民,7位农民看了电视,拉个车拖上菜就奔赴了现场,这是中国文化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还要雷锋精神,学雷锋、做好事。志愿精神是人类所共享的。在鹤童,鹤童志愿服务队伍(鹤童义工联合会)不断壮大,包括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给我的印象也非常深刻,我觉得这个很专业,我也非常想进行研究,还有大学生、老人各种的志愿队伍都有。我认为形成各种各样的志愿者社团会让志愿者服务有更大的发展。
最后我想说,在新时代下,党建引领着创新的步伐,志愿者服务也可以是党员很好的服务实践场所以及党建的新场域。志愿者的积极参与,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我想志愿者服务在党建精神的引领下,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时代,以新的志愿者的为主体的一个潮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