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郑欣宜 本报记者 周伟
季燕,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北京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现任全国朗诵考级评委、国家级普通话测试考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朗诵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培训中心和国家图书馆特聘教师,第一届至第四届“童颂中华”全国总决选评委。
——————————
儿时,季燕最喜欢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她至今还记得这句片头语。她说:“我当时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几十年后,她走上儿童朗诵教育之路,也成为了那个为孩子打开声音之门、把孩子领上语言艺术之路的人。
从播音员、主持人到儿童朗诵教育家,季燕一路用语言播撒爱的阳光,感染了无数听众的心。近日,季燕接受了《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的专访,在温暖的声音中,娓娓讲述她的人生经历与朗诵教学之路。
希望能成为用声音感染别人的人
在对梦想与未来尚且懵懂的童年时代,是兴趣指引着季燕向语言和艺术之路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她从小就喜欢摆弄手中的小木偶,用稚嫩的童声为不同的玩偶配上富于想象的语言,后来又接触了舞蹈、绘画。儿时的这些喜好,给了她对艺术有灵性的感悟力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从事文学编辑,给巴金、冰心等众多名家编辑出版过多部散文选的父亲,是季燕的启蒙老师。父亲每次编辑一篇美文或写完一首诗歌,都会让季燕先朗读几段,“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的不一样,要如何把口语的东西表达得更舒服,就是父亲教给我的”。当时的“小喇叭”广播,播放了很多康瑛、孙敬修等少儿节目前辈讲述的儿童故事,季燕也会跟着一句句模仿,对语言与声音的热爱就这样在她的心中悄然扎下了根。
季燕出生于新闻世家,在父母的期望下,她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但内心始终对播音行业满怀向往。“当时站在多家电台门口,我都曾经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去,成为一个为话筒而生、用声音感染别人的人。”
1990年,季燕考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担任当时的早间新闻播音员。3年后,她调入新成立的北京音乐台,成为当时第一批音乐节目主持人。 1994年,由季燕策划并担任主持的情感节目《人间有爱》开播,一个个来自社会、民间、百姓的真情故事,被她用动人的声音播讲出来传入千家万户,滋润了听众的心田。曾经有一位听众对她说:“我爱你又‘恨’你,爱你是因为喜欢听你用甜美的声音和丰富的角色语言,讲述一个个真情感人的爱的故事,‘恨’你是常常听完节目,我都因反复回味而彻夜难眠……”
季燕说,在北京音乐广播做主持人,给了她不断拓展和提升的空间:从最初的节目创意,到节目的整体编辑、撰稿、采访、播音、配乐、制作等,她都亲力亲为,其工作量之大、困难之多可想而知,而她不仅坚持了下来,还将《人间有爱》打造成听众喜爱的名牌节目,一做就是10余年。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季燕也“磨”出了一身硬功夫。回顾这些年来的经历,她将自己称为一个“杂家”:“我的座右铭就是一句话,‘什么都不是白学的’,曾经的爱好、曾经的追求、曾经的付出,都在日后的职业生涯和教学中帮了我许多忙。如果没有这么多年的沉淀与累积,没有这么多涉猎和学习,我只能做一个替别人说话的‘传声筒’,而缺少自己的思想和灵魂。”
把从心里流淌出的语言,生动地、有意思地呈现在听众面前
季燕开始青少年朗诵教育,始于一次偶然。在《人间有爱》播出期间,国家图书馆一位长期收听这个节目的听众、也是国图培训部的负责人联系到季燕,邀请她周末到国家图书馆进行朗诵指导,季燕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一开始教的是成人,有些家长也会领着孩子来听课,因为大人工作忙,慢慢地,来听课的都变成了孩子,最后就转成了教孩子朗诵。”
季燕说,教孩子朗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费心、费力、费口舌,但越是做下去,越觉得这份工作格外有意义。从那时起,不管工作多么繁忙,每个周末,她都会到国家图书馆为孩子指导朗诵,直到现在依然如此。“给孩子上课,与他们一起从每一篇作品中感悟人生、回味童年,让我自己也感到充满了活力。”
如今,季燕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除了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培训中心进行播音主持、朗诵教学之外,她还担任着全国朗诵考级评委、国家级普通话测试考官等职。此外,她作为国家图书馆的特聘教师,常年投身于青少年朗诵教育一线进行授课,多次带领学生在全国朗诵大赛中摘得奖项。一批批孩子来到季燕的课堂,从懵懂孩童成长为翩翩少年,儿童朗诵教育也逐渐变成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支持着她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行。
经过多年的教学与探索,季燕对目前的儿童朗诵教育有着诸多思考,采访中,她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观察到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分享。
在季燕的朗诵班中,有几岁开始就跟着她学习的低龄孩子,也有一些年龄稍大的“插班生”。在指导孩子朗诵时她明显感觉到,语言学习一定要赶早不赶晚,最好从五六岁起就开始接受规范、严格的语言表达训练,“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还没有形成固定腔调,到了小学,课堂上的朗读只要求整齐划一,缺乏抑扬顿挫,慢慢便会形成固定调、读书腔,时间越久越难纠正。”季燕经常担任全国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的评委,她看到不少孩子的背稿状态非常明显,一首很有童趣的作品,却在他们嘴里表现得平淡乏味,欠缺活力与艺术感染力。季燕还发现,很多孩子在初学朗诵时面无表情,有的甚至失去了原本童真、童趣的可爱。
因为自身经历了从播音员、主持人到朗诵教学的转向与探索,季燕对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深有感触。教学时,她总让孩子们先从“说意思”3个字入手,反复强调“理解多深,表达多透”这个道理,告诉孩子们,“只有正确理解作品的意思,才能用恰当的语言把内容表达出来。艺术再现不仅要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还要充分利用眼神和表情,把从心里流淌出的语言,生动地、有意思地呈现在听众面前”。
选择适合的作品,才能展现孩子的天性
在畅谈教学感受时,季燕也提到了儿童朗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舞台效果,有些老师喜欢在孩子的朗诵中设计较多的表演动作,甚至“一句话一个手势”,但季燕强调,手势是为语言服务的,它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手势过多过碎,既不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也会对观众的听感、视觉产生阻碍。
季燕说:“孩子朗诵应遵循六字原则,即‘童真、童趣、童心’。”那么,该如何在朗诵中体现这6个字呢?季燕认为,朗诵作品的选材至关重要。她表示,“一是要努力寻找适合孩子年龄段、有儿童生活气息的作品。名家名篇可以选,但也要注意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点、有少年儿童特色的作品,否则一张口,就被成人化、大人腔的语调带跑了。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孩子的声音条件和性格特点,声音比较窄的,就不要选择用声宽广、过于宏大的作品;如果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与其说让他们朗诵幽默色彩的作品,还不如选择流露真情实感、打动人们心灵的朴实内容更适合。这样的选择,既有个性、有特点,也能释放孩子的天性”。没有必要一味追求所谓“高大上”的文学作品,以孩子有限的生活积累去理解和表达那些力不从心的作品,在朗诵上既难以准确把握,又失去了孩子特有的自然美、清纯美。
在教学过程中,季燕发现目前面向少年儿童的朗诵作品仍存在一定空缺,很多孩子手里还拿着十几年前出版的朗诵教材,其中除了一部分适合低龄儿童的作品外,带有成人色彩、适合初中以上学生朗诵的作品较多。她呼吁,希望有意愿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作家们,能多写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朗诵的新作品、好作品。
季燕自己也在尝试创作儿童朗诵作品,她曾经专门为参赛孩子写过一首儿童诗《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天马行空、童趣飞扬的文字,不仅贴合了孩子活泼的性格,也把她自己的童心融了进去。“许多年过去,别人总说我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我就是这样一个性格。在人生路上,拥有一份自己喜爱的职业,还能把这份喜爱带给更多的孩子,我很快乐,也很幸福!”季燕动情地说,声音如同往日在广播中一样温暖动人。
热爱,是季燕走上语言艺术之路的初心。在采访的最后,她将一段动情的话语送给所有热爱语言艺术的人们:“朗诵者是替作者表达心声,是通过我们艺术化的处理与呈现,让躺着的文字‘立起来’。因此,朗诵者要做到由内而外,真情流露,让人们从你真诚的笑容里,感受那灿烂的阳光;从你明亮的声音里,仰望那高远的蓝天;从你澎湃的激情里,拥抱那宽广的大海;从你柔美的语言里,享受那人间的温暖。我不会忘记,我曾是情感节目《人间有爱》的主持人,这辈子,我只想做一个真实生动、简单透明、有温度、有柔情、有真爱,用我的声音抚慰你心灵的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