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北京市推进城市运行安全一网统管
发布日期:2024-03-14 17:00:40用户:蒲惇坚点击:1414次
【他山之石】北京市:推进城市运行安全“一网统管”

北京市以城市生命线工程为牵引,以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感知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科技赋能,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建设。

地下管网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担负着输送物质、能量和传输信息的作用,维系城市正常运行和生产生活,是城市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时强调,“要加强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维护,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要求,要加快推进城市燃气、供热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保障城市地下管线运营安全。

北京市高度重视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管理,深入推进首都城市地下管线隐患治理,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筑牢“保运行、保民生、更要保安全”的理念,聚焦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范,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为牵引,以城市感知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科技赋能,推进“一网统管”,实施城市生命线全领域、全过程、全时空、全周期监管,打牢城市“生命线”安全根基,提升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扎实摸清底数

推进老旧管线更新

经勘查统计,北京市现有各类城市地下管线23.98万公里,其中,电力4.12万公里、燃气3.71万公里、供热2.88万公里、供水5.61万公里、排水3.26万公里和通信4.06万公里等。2000年以前建成的地下管线约6万公里,占比25.18%。

按照国务院关于老旧管线更新改造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城管委加大地下管线更新改造消隐工作力度,对全市材质落后、使用年限较长、运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老化管道和设施,进行排查评估,共有8650公里需要更新改造。2024年底前,计划完成核心区等重点区域老化更新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全市管线老化更新改造。

加强感知建设

实施管线“一网统管”

为进一步增强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效能,市城管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政府监管、企业主责”“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建设了“地下管线运行安全感知系统”。该系统通过整体监测、动态体检、早期预警、高效应对,形成“感知发现—决策指挥—反应处置—终端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打造智慧防控场景,推进城市安全管理“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向事前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一)先“有”后“全”,推进行业企业感知建设

优先建设电力、燃气、热力等行业地下管线感知体系,按照“应装尽装、应测尽测”原则,拓展电、气、热等行业企业感知范围,加强相关标准、规范研究制定,强化感知数据应用,精准把握行业运行监测等动态数据、管线基础信息“一张图”等静态数据,形成三维城市数据底板,建立健全全面感知、分级预警、分级处置的工作机制。

目前,在电力行业,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全面布设感知设备和智能终端,实时获取输电线路和各类设施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在燃气行业,北京燃气集团在门站、调压站(箱)、闸井、管网、燃气表、车辆等重要区域部署了物联感知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压力、流量、泄漏浓度、液位等燃气运行参数。在热力行业,市热力集团锅炉房安装温度、压力和流量监测设备。下一步,将逐步纳入液化气罐、给排水网等感知对象,健全城市运行感知体系。

(二)“动”“静”结合,建设地下管线感知系统平台

充分利用地下管线的静态、动态数据,开展分析、预警及风险评估应用,为管理决策提供实时可视化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建设地下管线感知系统平台,实现管线运行状态监测分析、统筹协调、监督指挥、应急处置、综合评价的全流程大屏指挥作战,支撑相关行业实时、动态、多场景、可视化、扁平化的指挥调度流线,提高重大疑难问题协同处置能力和效率;另一方面,采集汇聚地下管线全生命周期基础信息,制作地下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图谱,完善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同时,在系统中接入老旧管线更新改造信息,实现更新计划与实施进度动态展示。

目前,地下管线感知系统已完成核心区电力、燃气、热力等城市基础数据及监测数据汇聚工作,共接入电、气、热地下管线运行安全相关静态、动态感知监测10类指标、共计4364个点位,实现数据落点落图、实时更新。

(三)试点先行,推进“一网统管”体系建设

以核心区地下管线感知体系建设为牵引,建立“感知发现—决策指挥—反应处置—终端反馈”闭环,搭建涵盖政府和企业的“一网统管”平台,建立健全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政府和地下管线权属企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管体系,落实城市生命线安全管理职责。2023年该系统在核心区试点建设运行、取得经验和成效后,有序推向中心城区(2024年)、直至在全市(2025年)推广。

创新技术应用

强化地下管线安全防护

据统计,外力破环(主要是小型挖掘工程)造成的地下管线事故,达到地下管线事故总数的24%。外力破环地下管线不仅造成居民用户、企业单位的电力、燃气、供热等能源供应中断,影响正常生产生活,还可能发生高压电伤、燃气爆燃等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故。为防范施工破坏地下管线,北京市建立了地下管线防护管理“体制+机制+平台”体系,在地下管线安全防护领域率先实现“一网统管”。

地下管线防护管理体系主要依托地下管线安全防护管理平台。该平台聚焦服务管线安全运行管理,着眼破解防范施工破坏地下管线面临的主要矛盾,即“工程与管线之间的信息壁垒”,按照“先服务、再管理、后执法”的理念,以及“聚焦主要矛盾确立功能定位,紧贴工作实际搭设系统架构,强化外部督导激发内在动力,加强管理服务便利各方参与”的思路,针对管理部门、管线单位、建设单位三类用户的应用需求设计功能和业务流程,实现“一网统管”。在系统功能设计上,为建设施工单位知晓“哪有管线、谁的管线,如何联系”创造便利,实现施工前由建设施工单位发布工程信息,管线单位对施工地点地下管线情况进行确认;施工现场,管线单位和建设施工单位进行对接配合、资料交底和现场旁站监护;属地和政府部门对施工过程配合情况全流程监管。系统以便捷的“线上互动”促成密切的“线下协作”,推动工程施工、地下管线、政府管理以及物业、网格等相关方形成合力,尽力避免施工破坏地下管线事故的发生。2022年系统上线以来,已注册用户7741个(其中,政府部门用户1972个、管线单位用户1516个、建设单位用户4253个),系统内累积发布工程8115项,施工破坏管线事故同比下降75%。

为更好服务挖掘工程现场施工,采用“云GIS”、大数据分析、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将地下管线从传统的二维图变为三维实景图,实现地下管线精准定位、快速查询、现场测量、综合分析等应用,现场情况一目了然,工程施工“有图有真相”,从而保障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安全。

守护城市运行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北京市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将“首都城市管理运行安全风险防范”作为重要课题,以城市生命线工程为牵引,以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感知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科技赋能,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建设,着力从源头上消除风险隐患,用感知来发现和处置风险隐患,提升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确保首都城市运行安全可靠。

编辑张涛

来源 中市协城市与市政管理专委会

[来源:太原数字城管]
分享到:

  北京访谈网版权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京访谈网"的,版权均属北京访谈网所有。

  二、凡未注明来源为"北京访谈网"的作品,均为为互联网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作买卖依据!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与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北京访谈网 版权所有 © 2023 M.BeiJingol.CN All Rights Reserved.鄂ICP备16008577号

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Service@RuanWenDaShi.COM